2019/11/19

找到好醫師

找到好醫師

台諺「先生緣,主人福」是指要找對醫師才能治好痼疾。先生是對醫師的尊稱,主人是指病患。所謂對的醫師並不一定是職位最高的,或是最有名的。看診是科學也是經驗的累積,剛好這位醫師治療過相同的痼疾,病人又再次出現對於醫師來說自然是駕輕就熟。這句諺語到現在還是很好用。爲什麼這麼感慨,必需從最近遇到的兩位醫師談起。這兩位醫師服務於中部排名前十大醫院,又是主任必然是醫術醫德兼備。

可是我以傷口敷料廠商的身份,請兩位大醫師聽一下新的敷料對困難傷口如糖尿病足及褥瘡的效果,得到的是兩種回應。一個是說因爲醫院已經有太多傷口敷料,如果他聽我的推薦,勢必要剔除現有的產品。而且每個醫師都有他的利用敷料手法,因此對於新的傷口敷料不需要瞭解。一個是說敷料都一樣,不論哪種對治療傷口都有效。

第一位說法是抗拒新的敷料,認爲使用現有的敷料已經足以應付所有的病患。第二位則不同意傷口敷料產品效果是不同的。如果只是考慮急性傷口,兩位大醫師的話並沒有錯。但慢性傷口纔是困擾病患的痼疾,影響生活品質的元兇。慢性傷口成因不同,因此發展出很多種產品。站在曾經是產品開發專案經理的眼光來看,市面上屢屢推出新的傷口敷料。有各種理論,保溼,殺菌,吸收滲液,促進癒合等等的特性。究其原因當然是需求沒有被滿足,纔會有推陳出新的產品一直上市。

當我在診間外等候,有年輕健康病患的急性傷口,也有必需坐輪椅進診間的慢性傷口患者。相同的是一個一個病患出來幾乎都要簽名同意使用自費藥物/材料。這也間接證明健保核可的傷口癒合材料是不夠用的。單單使用健保給付的材料,恐怕無法有效的癒合傷口。而病患對於傷口治療的知識不對等,也只能接受醫師的指示。回到前面兩位大醫師對於傷口照護的態度,如果排斥瞭解進步的傷口敷料產品而只使用熟悉的材料,對於有慢性傷口慕名而來的病患,將錯失更好的治療方式,我只覺得可惜。

目前對於慢性傷口的定義是以正規治療方法,超過一個月仍未癒合者稱爲慢性傷口。慢性傷口最常見的背後原因是糖尿病的下肢傷口及長期臥牀壓瘡,另外經過化療或放療的病患也會有慢性傷口產生。底下有和信醫院整型外科陳醫師對於傷口照護及醫材的介紹,不過必需說新的傷口敷料一直研發上市,多多瞭解才能掌握最佳治療的效果。至於治療傷口需要花多少錢?真的不是簡單的問題。會另外再討論。

https://www.peoplenews.tw/news/2ae350bf-1770-4d1f-9010-7f9d1c70011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